Add:Room 1402, Qiancheng Building, No.48 Tanan Road, Yuhua District, Shijiazhuang City, Hebei Province, P.R. China 050021
Tel: +86-311-80800737
Sales Dept. +86-18633810737
QQ: 231765768
Email: sales@sjznysw.com
Current Location:Home > News
现在实行政策性收储的品种很多,必须因品种施策,采取渐进过渡的办法推进。2014年,国务院针对新疆棉花和东北大豆启动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,同时取消了临储政策,转为企业收储,财政对收储企业给予一定量的补贴。2015年,国家取消油菜籽临储政策,同时启动了玉米价格改革,现在正在研究进行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
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情况如何?
棉花在新疆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,到2016年已经是第三年了,2017年就要结束。棉花的问题解决得不错。2013年开始研究目标价格的时候,矛盾最突出的是棉花,国内棉花的收储价格比国外进口棉花完税后的成本每吨高出约5000元,国内生产的棉花按收储价格收上来堆在仓库里,纺织企业用的是进口棉花。国家采取搭配的办法,要求企业买一吨进口棉花就得搭配一吨中储棉的棉花,结果纺织企业的成本上升,整个行业都亏损。选择新疆做试点,是因为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的一半。2014~2016年,新疆取消了棉花临储价格,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为每吨5000元左右,由国家直接补贴给棉农。怎么补贴呢?最开始是60%按照播种面积,40%是按照收购量;从2015年开始,新疆棉花补贴中90%都按照销售量进行补贴。
总体来讲,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是成功的,现在棉花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,国内外差价下降到目前的450元,部分积压状况有所改善,棉纺企业用棉成本下降,棉农收益基本稳定。
下一步建议从2017年开始在新疆正式实行目标价格,但还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:一是现在目标价格一年一定,建议改成三年一定;二是要完善补贴方式,现在的补贴方式仍属WTO“黄箱政策”,将来可考虑补贴与一个固定的产量挂钩,这样与当年产量挂钩的政策实现半脱钩,大体上可以算作“蓝箱政策”,可以规避WTO规定的8.5%的价格支持约束。
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进展如何?
大豆是2014年在东北实行目标价格改革的品种,但效果不及棉花。东北大豆价格定的比临储价格高,目的是稳定东北大豆面积和产量,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。其根本原因有两个:第一,东北地区不同作物的比价不合理,种大豆的收益要远低于种玉米和水稻,虽然实行了目标价格,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稳定,但产量仍然下降。第二,进口冲击。2015年中国进口大豆8100万吨,2007年时是3000万吨,增加非常快,就是因为价格低。2015年国产大豆市场收购价下降10%,而国际市场价格下降20%~30%,也就是说,国际大豆仍有价格优势。进口大豆多是转基因大豆,我们通常认为进口大豆都用来榨油,其中榨油进入食品市场,豆粕进入饲料市场,但实际上这两年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。2015年8月我到东北调研,当地人说,现在进口大豆有相当部分用来做酱油和豆腐了。这对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冲击更直接。因为国内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,进口转基因大豆含油量高,两者用途不同。
下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改革,首先要控制进口大豆的用途,不允许进口大豆转为食品用途,这样才能稳住国产大豆市场。稳住市场,才能理顺粳米、玉米的比价关系,东北大豆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。
玉米等品种目标价格改革有哪些建议?2015年开始玉米目标价格改革,但现在价格矛盾最突出、积压最严重、整个产业链压力最大的品种就是玉米。2015年的改革是把先前的临储价格1.12元(500克价,下同)直接调到1元,而且没有补贴,这已经给东北农民发出了改革的信号。下一步可能会采取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办法,也就是说不走目标价格改革的路子,而是直接市场化收购,也就是把临储政策取消。
我认为这个路子大体可行,但有一些细节还值得推敲。一是市场定价以后玉米价格会回落多少。一个可以参考的基准是现在东北玉米成本大概是1元,还有一个参考——进口玉米完税价格是0.75元。因此,玉米价格可能会从1元继续下滑至0.75元,也有可能在这个区间波动。这就面临一个对农民补贴多少的问题,我们建议按照0.2~0.25元补给农民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东北的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很快,大概30%的土地都实现了规模经营,存在租地和雇工成本,如果价格降到0.75元又不给补贴,东北的合作社将面临较大冲击。
我们建议,东北将来要统筹考虑大豆和玉米,统一实行大豆和玉米的补贴,可以叫旱地补贴或者黑土地保护补贴,直接从“黄箱政策”变成“蓝箱政策”,同时不和目标价格挂钩,可能比过去的办法更好。
稻谷和小麦的问题比较特殊,和玉米的问题一样,也是价格过高、仓储过大、负担很重。我认为,考虑到稻谷和小麦是重要的口粮品种,是农民普遍种植的品种,同时中国农户经营规模很小,市场波动比较大,如果单单采取补贴的办法,不足以稳定稻谷和小麦生产。 在稻谷和小麦改革上,还是要坚持价格支持和补贴政策相结合的办法。但具体操作也是要实行价补分离。
本文整理自网络